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史建: 展览与评论的读/观 | “深双“系列讲座实录

史建: 展览与评论的读/观 | “深双“系列讲座实录
2018.01.22 17:00

2017年12月16日,“深双“评论工作坊的第一场讲座——史建《展览与评论的读/观》,在深圳的南头古城主展区内进行。以下为讲座全文与现场视频。

 

DSC09386

 

作为一位策展人和评论家,我本人处于“展览的观法”的两极——既是一个做展览的人,也是评论展览的人。今天分享的是展览的读法和评论的观法。

 

身处这个多元的时代,评论家与策展人的界限已经模糊,尤其是在中国,由于种种现实因素,评论家不一定是策展人,但策展人一定是评论家(作者)。在很大程度上,展览可以是评论的多重展开,评论也可以是展览的文本化重构。下面我将展开讨论三个具体案例——“新观察”建筑评论栏目/文集、首届“中国设计大展·空间设计”、“‘深双’十年五届观念影像展”,阐述展览的“读”与评论的“看”。

 

 

用评论记述展览

“新观察”是我主持的一个持续了将近4年的建筑评论栏目,里面收录了关于展览的不同类别的评论。我们采用了评论记述展览的方式,将评论整理集结成为文集。

策划展评:从评展到展评

怎么样把展览评论写好?下述的三个展览,可能会有一定的启发。

2009年在北京进行的“立体城市:未来中国”,参展的两位艺术家分别是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与城市规划理论家保罗·索莱里和荷兰前卫建筑师事务所MVRDV。看完展览之后,我主持了展览的论坛。接着,我在“新观察”的“未来城市与乌托邦”栏目里,邀请了4位评论家和建筑师——清华大堂的周榕、MVRDV的史文倩、OPEN建筑事务所的李虎,以及MAD建筑事务所的马岩松,展开充分陈述的展评。后来事实证明,这次的展评可谓成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举例来说,周榕评论保罗·索莱里的文章《阿科桑底的风铃》,收录到了很多文集里面,成为了他的代表作。

 

评论工作坊讲稿 页面 05
“立体城市:未来中国”展览

 

评论工作坊讲稿 页面 06
新观察里的主持人语

2010年时,上海举办了在国际上影响力很大的世博会,中国的建筑师也在里面冒头——比如张永和的非常建筑团队设计了上海企业联合馆,多相完成了万科企业馆,都市实践设计了世博会深圳案例馆,还有张利完成了中国馆屋顶花园“新九洲清晏”。世博会临近结束时,为了让人们理清中国建筑师与世博会的关系,我约请了以上四位当时独立负责场馆设计的中国青年建筑师(团队)——臧峰(非常建筑)、多相工作室、孟岩(都市实践)以及张利,对他们自己的设计与理念进行追述,完成“与世博会有关”的展评。作为主持人的我,把世博会与中国建筑师的关系、约请的四个建筑师(团队)评论之间的关系,在“新观察”栏目里也进行了陈述阐明。

 

评论工作坊讲稿 页面 09
上海世博会的万科企业馆

第三个要讨论的展览,是2011年时我策展的“人民的建筑”,展览呈现的主体是台湾建筑师谢英俊的作品和理念。这一展览的展出地点,是当时北京方家胡同里的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北京)。规模虽小,但这次展览在当时的影响力非常大,后来又在香港、深圳跟上海进行了巡展。在这四个城市的巡展里,我坚持的一个原则是约请当地最出名的建筑师、评论家等来参加论坛,并在后续的过程中撰写文章。但我本人选择不在论坛上发言,只是在旁边作为一名听众;唯一的一次亮相,是在“新观察”栏目里写了主持人语。我希望这次的展览,可以让人明白策展人并不是一个很出风头的职业,而是一个非常艰苦的工作。

 

评论工作坊讲稿 页面 12
“人民的建筑”展览现场

在第一次的展览结束后,我组织了谢英俊本人、台湾的两位评论家王明蘅跟王墨林、建筑评论家朱涛、设计师崔愷,以及当时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的主任黄伟文,撰写了6篇文章。

 

在巡回展里,深圳场的展出地点是在深圳的图书馆。不止于室内的展览,我们还在图书馆的室外平台上搭建了一个装置——用西藏牦牛的毛编织的帐篷,背景是深圳的地标市民中心,非常具有象征意义。展览之后,我组织了第二组论坛“再论‘什么是人民的建筑’”,约请了李虎、朱竞翔、冯果川、刘晓都,李翔宁,杜鹃等建筑师、评论家、学者,就展览话题展开讨论。

 

评论工作坊讲稿 页面 17
展场室外平台的帐篷与谢英俊

评论工作坊讲稿 页面 14

 

评论工作坊讲稿 页面 20
深圳的论坛现场

巡回展的第三场展览,选择了在上海的同济大学进行。这一次,我约请了王澍、柳亦春、葛明、龚彦等人,参与了论坛“三论‘什么是人民的建筑’”,他们都在后续的过程中撰写了文章;而谢英俊本人,也在“被逼无奈”之下,写了将近一万字的长文。

先有展评的展览

2014年时,我在OCAT上海馆策划了展览“久违的现代:冯纪忠、王大闳建筑文献展”。展览聚焦于关注中国第一代建筑里面的两位老先生——来自大陆的冯纪忠以及来自台湾的王大闳。置身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很多建筑师选择了走折中主义的路线,但这两位建筑师一生都在坚持现代主义设计。在展览开展的三年前,我将展览的策划案递交了上去,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展览一拖再拖,迟迟没有着落。于是,我在展览很有可能搁浅的情况下,选择了先用评论去建构一个展览。我将论题锁定在冯纪忠设计的何陋轩上,约请了对中国传统园林有兴趣和研究的王澍、童明、王欣以及董豫赣,对这一竹轩进行讨论。在提交的成果里,王澍写了《小题大做》,论述了整个中国的大传统背景下何陋轩与中国现代性的关系,对这件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后来,实体的展览终于在OCAT上海馆得以进行。关于展览的呈现,我们在展览现场布置了许多场景。比如说,我们选取了平常的一天,记录了上海市民在何陋轩这个茶亭里打牌、下棋、喝茶的日常生活,将其制作成为影片在展馆内播放。在其中的一个展厅,展出了以1:1比例制作的何陋轩节点大样,并在旁边砌筑了何陋轩边上的景观墙。此外,我们还在展厅内的墙上展出了冯纪忠当年设计何陋轩跟方塔园的蓝图。

 

评论工作坊讲稿 页面 291
“久违的现代:冯纪忠、王大闳建筑文献展”现场的何陋轩节点构件
评论工作坊讲稿 页面 30
冯纪忠当年设计何陋轩跟方塔园的蓝图

这是一个先有展评后有展览的一次展览,在中国称得上是特例;以后也不会再有了,因为策展人的工作量会非常大,我也是“被逼无奈”做了先有展评的这个展览。

 

在展览馆内,另一边是王大闳的展览,两位展览中间隔着一条穿廊,恰好穿廊的位置正对着美术馆的办公空间。与工作人员协商之后,我们在中间拉上了一个帘子——利用轻质的材料,做成了一个有通透感的隐蔽的帘子,使其成为把通道阻住的一个装置,临时改变了这个空间。帘上是王大闳的导师格罗皮乌斯写给他的一封信,摘抄了一位希腊诗人的诗,大致的内容是隐喻现代主义虽然将近尾声,但未来可能还是有前途的。

 

在展览开始之前,我们进行了王大闳的许多相关研究,最终呈现于“新观察”的上下两辑。在上辑里,约请了台湾的评论家徐明松与王俊雄撰写相关的文章。在下辑里,约请了吴光庭、罗时玮以及阮庆岳展开讨论。相比于因为受限于时代压力只有一个代表作的冯纪忠,王大闳在台湾创作了系列的建筑作品,因此在展览的呈现方式上也有所区别。在展厅内,我们放置了王大闳设计的国父纪念馆原型,当年王大闳已经中标,结果中标的方案被蒋介石“改造”,屋顶最终成为了一个全新的样式。连王大闳本人也调侃,说“那屋顶就像小女生被撩起裙子的感觉”。此外,展览呈现了王大闳最有名的作品——建国南路自宅,王大闳用现代主义的手法设计了这一作品,但保留了中国传统的设计意境。我们用1:1的比例重建了一个局部,并将当时留下的唯一一张用胶片拍摄的照片放大到1:1置于墙上。此外,在展厅内放置了建筑的小模型,并在厅内以1:1的比例建造了自宅里有着王大闳与夫人、子女生活点滴的水池。展览开幕时,我们邀请了王大闳的女儿来到现场,她看到展览现场的水池非常激动,因为这一场景让她想起了小时候的记忆往事。

 

图片1
展览现场的拉帘

  评论工作坊讲稿 页面 30

评论工作坊讲稿 页面 351
展览现场的国父纪念馆模型与重建的局部

 

底线与延续

关于深双,之前我在“新观察”栏目里,组织过一组文章“这次双年展的反思”,对包括“深双”“威双”等进行反思。当时约请了建筑评论人阮庆岳、朱涛,“港双”第一届的策展人王维仁以及台湾建筑师刘国沧,从不同的角度去切入、讨论。

 

在2013年的第一届“深双”建筑评论工作坊里,王军、李欧梵、王俊雄、朱涛以及我,在深圳蛇口就双年展和建筑评论创作开展了系统的讲座。工作坊里排名前4的优秀学员文章,最终也收录进了“新观察”,成为其中一个专辑。

 

评论工作坊讲稿 页面 40

 

用展览评论设计

奢侈的行军

每一个策展人在做展览时心里都会考虑观众,考虑展览锁定的是什么样的观众群体。首届“中国设计大展·空间设计”,是我策展的一个国家级普及型展览,同时需要面对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这个展览很让人吸引的一点是,展览的策展人可以申请到两岸三地的任何一个地方考察作品,借此机会考察各种之前没机会参观到的项目。在这次的“普查”里,我们在北京、上海、深圳、台湾、香港、西安、南京、成都、天津等地进行考察,与许多的建筑师、学者等人交流,最终组织了130多件作品参展。

 

举例来说,当时在台湾,我们在台大旁边的紫藤庐采访了学者夏铸九,到访了建筑师谢英俊的实验室进行交流,后来谢英俊开车带着我们,从台北一直到台南,在台湾到处找寻有意思的房子,过程中还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比如我们参观了设计师程绍正韬在苗栗的乡间山野设计的别墅,他在这里以现代主义的手法,将新旧时代生活方式进行了融合的尝试;而在台中的救恩堂,教堂长老给我们介绍项目时把房子说得很神奇。当我们去到宜兰考察建筑师黄声远的作品时,穿着很日常休闲的黄声远,甚至被同行的策展人庞伟误认为是他的司机,后来黄声远在津梅栈道那儿跟我们介绍了这个设计作品的故事。

 

在西安时,我们原本希望可以发现西北片区更多的好建筑,但最后非常遗憾,只有刘克成的作品入选。通过这次的考察,我们也从中知道像刘克成这样的建筑师能坚持现代的风格,在西安这个地方非常艰难。

 

评论工作坊讲稿 页面 47
采访台湾学者夏铸九
评论工作坊讲稿 页面 50
谢英俊在他的建筑实验室里讲解
评论工作坊讲稿 页面 52
在程绍正韬设计的别墅屋顶
评论工作坊讲稿 页面 54
黄声远在津梅栈道
评论工作坊讲稿 页面 57
在西安考察时的讨论现场

 

用展览结构评论

我们最后组织了130多件作品,在深圳的关山月美术馆展出。最终呈现的是一个有独立观念的群展,中间还出现了一段小插曲。我们自己做了一个前言,结果现场已经放置了一个官方的前言,最终协商的结果是保留了两者。原本这是一个文献式的展览,结果主办方不同意,因为如果只有文献,领导来看的话眼睛没有“落地”的地方。最后,我们只能临时在广州、深圳借了几个模型放置在现场。这一次的展览,我们依照不同类型对参展的建筑进行了分类,配有过程的设计图纸、建筑的主形象等。从某种程度上讲,通过这个展览,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社会。恰好当时在深圳举办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前来参加这场活动的王骏阳、黄居正、徐千禾、金秋野等人,也来观看了这一展览。

 

这个展览结束了以后,正好赶上上海的西岸双年展。我把这次展览的考察“普查”过程制作成两个屏幕的影片,其中一个播放文字,另一个播放图像,取名“中国空间设计考察2012”。之后,《建筑学报》向我约稿,于是我将中国设计大展和在西岸双年展的展览进行梳理,对自己策划的展览进行评论,将它重新写了一遍,就展览时的分类原因为何、选取的标准跟原因等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

 

评论工作坊讲稿 页面 61
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的展览现场
评论工作坊讲稿 页面 63
在关山月美术馆里观展的建筑师、学者等人的合影
评论工作坊讲稿 页面 65
上海西岸双年展的现场

用展览表达观念

2013年的第5届“深双”,主委会委托有方做一个研究项目——对“深双”过去的十年进行梳理,并出版研究的画册,并表示这项工作需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一方面,考虑到时间过于紧张,我们当时回绝了出版画册这件事。另一方面,我们应许了画册里涉及到对策展人、官员等的访谈这一部分。当时的想法是,完成了人物访谈之后,可以将它切分,最终以一个装饰性的元素放到画册里面——在我们的观念之上,让访谈的对象提出观点,既而把它们按照我们的组织方式缝合到书里。与组委会讨论之后,我们确定了访谈这件事。因为前面4届“深双”的策展人、组织者、参展人分布在全国各地,于是我又开始了奢侈的“行军”访谈,在深圳、香港、北京、陕西、安徽、上海等地,对张永和、欧宁、马清运、王维仁、孟岩、黄伟文等人进行访谈,每一个访谈都有详细的策划案。我们当时建了一个巨大的档案库,每一个人的访谈都是建立在严格的资料性梳理基础之上的。因为我们“有备而来”,也能给受访者产生一种压力。举例来说,我们在有方采访了有着“多重身份”的黄伟文。他是“深双”这个活动的推动者,曾经是城市设计处的处长,后来又担任“深双”组委会的主任,再往后做了城市设计促进中心的主任。在访谈开始,我提出要求,希望黄伟文从5个不同的身份(前面的4个身份加上普通观众)来讨论“深双”。结果,这次访谈花了将近5个小时才完成。完成的这些访谈,我们如期做了切片处理,交给策划方,被缝到书里成为了主画册的一部分。

 

评论工作坊讲稿 页面 711
收录进画册里的访谈
评论工作坊讲稿 页面 78
采访黄伟文的现场

做完主画册后,甲方觉得这一系列访谈的内容很好,希望可以单独出版它们,将其作为别集的访谈录。于是,我们将访谈重新整理,做了画册的下册,原来的画册被迫成为了上册。在访谈的这一册里,包括了策展人、组织者以及设计师的访谈。当时挑选设计师时我们提出了两个条件,首先必须是“深双”的参加者,其次还必须参观过3届以上。在制作这一册时,为了增强它的可读性,我们做了很多小标题,把5届策展人的展览前言收在书里。最重要的是,把5届参展作品的名录完整地整理出来,这在“深双”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做。最终呈现出来的这一册,成为了“深双”一个很重要的文献集。

 

许多人以为这件事进行到这里就能结束了。事实上,后面还有下文。因为在访谈的时候,除了录音之外,我们还用小录像机录制了访谈的现场。跟规委做汇报时,对方提出建议,是不是可以把这些访谈录像变成第6届“深双”展览里的元素?因此,我们去了展览的深圳蛇口现场考察调研,寻找将它变成展览的可能性。

 

我们在大成面粉厂里,发现了当时还处于没有门、没有窗、上下还贯通的磨机楼空间。对在这样的一个空间里办影像展,主办方表示怀疑;但正因为它的诸多特质,我第一次去就看上了这个地方。

 

评论工作坊讲稿 页面 83
改造前的磨机楼空间

我们对这个空间进行了实验,证明了在此办展的可行性。而后,我们跟组委会、展览方交涉,成功地说服他们将这个房子作为影像展的空间。在接下来的改造中,我们首先利用铁材的格栅将地面的洞都打上;格栅下面一层的地板上,贴了展览需要的字。在许多人连夜赶工的努力下,“深双”十年五届观念影像展——看(不)见的城市如期进行。

 

评论工作坊讲稿 页面 85
师傅正在安装铁材的格栅

在展览的现场,我们用钢板材料做了展位,台面上陈列“深双”十年的画册,展场周围的墙上布置了访谈的影像;呈现内容观念的主影像部分,我们把它做成影像投影在地上。当时正在同期进行的还有“深双”的摄影工作坊,其中一个成员陈小铁,在这里创作了一系列观念摄影作品。我们的这一个展览,是穿透三层的作品——在第一层,是展位与画册的展出,二层是贴在地板上的字,三层是投影在地面的影像,而磨机楼这一特别的空间,使得不同层之间可以渗透。人们在三层看地面的投影时,同时能看到底下二层人来人往的景象。台湾的评论家阮庆岳来看过展览之后,称之为电视杂志的做法,评价它是“展览杂志”。

 

评论工作坊讲稿 页面 93

评论工作坊讲稿 页面 92
投影在地下的访谈影像,与透过格栅底下的景象
评论工作坊讲稿 页面 88
展位与画册的展出

在展览的现场,还发生了不少有趣的事情。比如说,香港的代表团过来参观,刚好跟深圳代表团在这个展厅会合,他们在这个特别展场里很高兴地拍了合影。再比如说,有一次摄影爱好者发现了这个“诡异”的展览空间,他们在这个空间里进行了再创造——带着摄影灯在这里再创造新的内容。那天刚好摄影工作坊的学员也在现场,这里成为了评论、影像、出版以及观众再创造的复合的展览过程。

 

在这个时代,展览和评论的界限已经很模糊。在特定的条件下,展览可以比评论传达更多的内容,而评论也可以表述更复合的内容。市民在这座磨机楼展览空间里的再创造,也证实了这一点。

 

评论工作坊讲稿 页面 95
深圳代表团与香港代表团的合影
评论工作坊讲稿 页面 97
摄影爱好者在这个空间里的再创作

 

 

 

关键词:
UABB
建筑讲座
有方讲座
视频
评论工作坊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