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建筑5分钟 | 张永和:为何中国的城市千篇一律?

建筑5分钟 | 张永和:为何中国的城市千篇一律?
编辑:聂书琪(实习生);校对:赖含章(实习生) | 2018.11.19 11:37

本期建筑5分钟音频,节选自2016年有方承办的尚上讲堂·第二季 | 张永和——“弗兰肯斯坦之人造城的故事”,由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张永和主讲。

 

▷为何中国的城市大多看起来千篇一律?中国城市的开发模式、规划条件、审美趣味有着怎样的特点?作为城市居民,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城市问题?本期建筑5分钟,一起来听听建筑师张永和的看法。

 

 

错落 —— 一种审美选择

 

俯瞰北京,大家可能觉得没什么问题,因为已经看惯了这种城市景观,现代城市大多都是这样,很多高楼。这个景象看上去很乱,一看看不出什么规律。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中国的城市规划都包含“高低错落”的考虑。这个“高低错落”也就被赋予了特殊的价值,变成审美上非常明确的东西。如果建筑师不做“高低错落”,日子可能不太好过。但实际上这仅仅是一个选择,没有谁说城市必须高低错落,这仅仅是我们的一种审美趣味。作为比较,大家看下图这张照片,巴黎完全是一座平的城市,只有一根“棍子”伸上去,就是埃菲尔铁塔。柏林也是这样的,完全是“剃平头”的城市。但是我没有听到一个游客批判巴黎为什么不高低错落。并不是说哪个对,哪个好,只是本来有选择的事被绝对化了,变得没有选择了。巴黎这样的城市,它的天际线更像一个被重新设计过的地平线,柏林同样也没有起伏。而中国的城市实际上是想设计出一个奇观。这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方向。

 

俯瞰北京城
鸟瞰巴黎

 

凹凸——退红线是反商业的

 

高低错落是垂直的起起伏伏,中国城市平面上的特点我称之为“凹凸”,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我不太知道这个现象是怎样形成的,中国的规划和城市设计者认为:如果城市空间及街道空间被清楚限定了,这将是一个问题。所以做设计的时候,首先是建筑都要退红线;退了红线还不行,还要进进出出。再进一步,建筑界面不能连续,要强调单体建筑的独立性。于是垂直的进进出出完了,还有水平的进进出出和断断续续。所以立体地反映出来肯定又多了一些变化,显得更乱一点。

 

在这两个倾向背后,可以说两点。第一点,错落和凹凸显然不仅赋予了城市特定的天际线,作为一种视觉想象,它实际上是对变化的一种审美——“变”是好于“不变”的;第二点,在水平的错落里面,有一种对商业的敌意。规划不希望建筑临街,实际上造成建筑的界面跟街道脱离,显然不利于商业。如果首层是住宅,可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情况,但只要在设计上首层不放住宅,住宅放在上面,首层是公共和商业空间,压红线不但没问题而且有优势。退红线是一种反商业的城市设计。这可能是最直观的两个问题。

装饰——绿化成了一种郊区化

 

装饰,是建筑学里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在城市设计里,装饰跟绿化有很大关系,当然建筑立面也可以是装饰。中国城市中的绿化特别矛盾。一方面是爱砍树。绿化有一个罪名,就是遮挡建筑罪,所以想把房子露出来的时候,就把树砍掉。砍伐的标准理由也带有中国特色,就是“树种歧视”,某树种不够名贵太一般就可以砍。可是即使再普通的树种,不也是要十年才长这么大,砍了不还得长十年?另外一个方面,绿化恰恰又被当作一种装饰。本来主要作为一种商业、社会、文化环境的城市,要变得像花园,和柯布的光辉城市也许有相似之处,但光辉城市实际上是一种城市的郊区化,中国城市也反映出对建筑及密度的不了解。绿化是一个比较明确的问题,装饰不装饰不重要,装饰也挺好,但是一定要考虑到绿化是为了人的。只有两种城市绿化是为了人的:一个是公园,大人在公园里能健身,小孩能在里面玩,那是一种有意义的绿化;否则公路中间有一小条绿化,不管多漂亮,那就是一张画;还有林荫道,顾名思义当然是为了人少晒,走路更舒服的。

 

讲一个与城市绿化有关的故事。我因为父亲的关系,认识贝聿铭先生。大概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一次为了西单的中国银行项目,贝先生来北京了,我们两家碰头,我去早了,就跟贝先生聊天。我问他白天干嘛去了?他说首规委请他给北京的建设提点意见。我问他提了什么意见?他说北京建设实在没救了——这不是他的原话,他说这些房子盖得实在太糟糕了,他就一条建议,就多种点树挡挡吧。贝先生的“树木障眼法”,令我印象深刻。

 

城市审美——变、大、点

 

谈到装饰就谈到审美的问题。人当然要审美,没有一个人不爱美的。这美又怎么审呢?刚才提到的这些城市现象里,已经反映出一点:城市形象优先于城市空间。就是说,房子外面看的样子,跟内部的空间质量并不平衡。城市也有同样的情况——天际线、绿化优先于空间。审美过程中,还有一个追求丰富的倾向——单调恐惧症和喜欢变化的趣味很流行,还追求大,追求量。追求宏大就是热衷造纪念碑、地标这种点式的东西。当然房子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物体坐落在那。大概就有这些主流的审美,总结一下是:变、大、点。

 

这些审美趣味也不都中国自产的,也有进口的。今天的巴黎,是一个古典主义的城市,这里面有一些东西是跟宏大、纪念性有关系的,咱们中国城市里现在也都有了,如轴线,城市雕塑等等。有趣的是,咱们是把这个古典审美和柯布的审美结合了。

 

俯瞰巴黎凯旋门及中心轴线

在柯布画的这张“光辉城市”的透视图里,很难找到街道。其实是有街道的,是高速路,在背景里。我不知道柯布画这些图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有点问题:把路放在比较远的地方了,这些路跟房子没关系。图中有大量的绿地,当然这边有一些商业。大绿地,建筑跟城市街道不发生关系的情形,这些柯布的“光辉城市”的特点和奥斯曼设计的古典城市巴黎的结合,基本就定义了现在中国城市的形式。

 

柯布的光辉城市

因为我对产品设计感兴趣,注意到现在的汽车越来越胖了。我们就这个题目做过一个量化的研究——哪个品牌哪个车型到底胖了多少,胖在哪儿等等。在中国,喜欢大车这个事其实挺有趣的。我们先看看欧洲的汽车发展趋势:奔驰S320和SMART都是奔驰汽车公司的车型,Smart本来是做手表的斯沃琪(Swatch)公司出的,卖给了奔驰。Smart是一般汽车长度的1/2,这个尺寸不是由车身本身决定,而是根据停车位的大小得出来的,是从城市角度考虑的。Smart的长度是一般车的宽度,可以垂直于路边停放,相当于原来一个车位现在停两辆车。为什么这么设计,罗马古城街道窄,停车位少,这个小东西可以到处乱钻,也有地方可以停。不是把罗马城开出大宽路来,而是为了适应罗马城和其他欧洲古城设计了专门的车。

 

奔驰S320与Smart对比

再看一下奥迪为中国设计的车:奥迪A8L比正常的A8长13公分。为什么长这么一点?真是变大点就好?我还是很困惑。很多中国的古城里,大家如果都开Smart一类的小车,城市压力就小了。

 

奥迪A8L与A8对比

千篇一律——是必然产物

 

作为建筑师,我常被人问:为什么中国城市千篇一律?潜台词是:你们建筑师怎么不把它设计得不那么千篇一律?其实千篇一律是必然的产物。“律”就是规律,在今天,所有中国城市是同样的经济、开发模式,同样的一套规划条件,同样的空间结构,同样的审美趣味,城市怎么会出来不一样?中国城市的审美,可以总结为:变、大、点,大家都喜欢变,喜欢大,喜欢点式的,就像奥迪车似的变大点。

 

还有两个条件:一是全球化经济。有时候建筑师喜欢用本土材料,但是本土材料因为生产批量小,可能比从国外运过来的材料还贵,建筑师就会改用进口材料。这是全球化经济带来了以销量决定价格标准的问题。二是传播的加速,当代交通和传播的便利使得大家很容易去旅行、上网,等等,审美容易变的一致。北京是中国的“那个城市”,北京的趣味传播到整个中国。北京的北方建筑都传到了南方,比如摩天楼这个玩意儿是非常北方的东西,是从芝加哥开始的。请大家看看芝加哥纬度是多少,美国的纬度是多少?欧洲的纬度又是多少?把欧美的房子、北京的房子搬到中国南方,怎么可能节能呢?不考虑地理条件,所以又千城一面了。

 


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禁止以有方编辑后版本转载。

关键词:
中国
城市
张永和
视频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建筑师访谈
有方讲座
建筑5分钟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