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中国建筑摄影师34 | 白羽:摄影不应只是单纯的客观记录

中国建筑摄影师34 | 白羽:摄影不应只是单纯的客观记录
编辑:李菁琳;校对:李菁琳 | 2020.06.02 14:06

 

白羽,职业建筑摄影师,现居深圳。

 

美院出身的建筑摄影师白羽,很看重“感受”给建筑摄影带来的影响。白羽认为:尽量保持对作品的新鲜感,从旁观者的角度去体会空间场景,对拍摄会有极大帮助。无论是现场获取的直观感受,还是结合建筑师最初想法碰撞出来的火花,甚至算上后期,都是整个过程的一部分。摄影不应只是单纯的客观记录,摄影是输入感受、输出记忆的过程。

 


 

行走 从事建筑摄影工作多久了?现在是全职的状态吗?

 

白羽 从事建筑摄影大约10年了,现在是全职状态。

 

行走 可以分享一下,在从事建筑摄影之前的经历吗?

 

白羽 我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因为一直接受传统美术教育,起初对摄影有种莫名的排斥,总觉得摄影就只是照相而已。2005年,一次暗房冲洗胶卷的经历完全改变了我对摄影的认识,于是开始对摄影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后整个大学几乎都往返于拍摄与暗房冲洗之间,拍摄了大量纪实题材的作品。毕业后也一直从事摄影相关工作,2015年开始专注于建筑摄影。

 

白羽的纪实类摄影 ©白羽

行走 最近半年在拍摄的项目主要是哪些?拍摄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故事?

 

白羽 我的拍摄类型跨度较大。近期拍摄有Crossboundaries工作室的闪建学校项目;筑博设计的海南史志馆;趣城工作室在深圳沙井的古墟改造项目及“深双”参与策展的系列建筑作品;局内设计的华科育城及“深双”参展作品等。

 

闪建学校,Crossboundaries工作室

海南史志馆,筑博设计

沙井古墟城市更新,趣城工作室

最难忘的经历是今年农历新年前一周,我在“深双”溪涌展区驻场拍摄,那会儿刚好是新冠爆发的早期,但因为一直忙着拍摄几乎没怎么看新闻,加上海边度假村人又非常少,没感受到疫情的严重。一周的安静拍摄与后来除夕当天回到深圳市内的恐慌气氛形成鲜明对比。相信这也是这个时代所有集体的难忘经历吧。

 

时空灯塔,阿莱夫建筑设计/梁琛

行走 拍摄一个项目的周期一般需要多长?平时的拍摄习惯是怎样的?

 

白羽 拍摄周期要视情况而定,通常情况是1-2天;如条件允许,4-5天则更合适。毕竟建筑的完成就是使用的开始,足够的拍摄时间可以让摄影师在不同光线状态下反复观察建筑,也可以从使用者的角度和时间的维度去体验建筑。有些项目甚至需要在一年不同季节呈现。我个人更喜欢长期拍摄、记录建筑的成长。

 

拍摄前我一般会先看效果图,和建筑师做好充分沟通,了解设计意图、结构、功能等等;同时心里会构建出一个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如能和建筑师一起去现场走一圈更好。建筑师有时候会吐槽各种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小遗憾,个人觉得这也是一个帮助摄影师理解作品的重要步骤,因为没有人比建筑师本人更了解作品本身了(笑)。

 

行走 你认为自己擅长拍摄哪一类作品?

 

白羽 目前拍摄的项目从高层建筑到小体量民宿、展览装置、室内空间都有涉及,只要是能打动人的项目都会激起创作欲望。近期对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及小空间的探索很感兴趣。

 

装置作品“后连接”,MAT超级建筑事务所

行走 你如何处理画面里建筑与人的关系?

 

白羽 这是一个建筑摄影绕不开的话题。当涉及到表现建筑体量、空间尺度或者空间功能使用时,有人参与其中会给画面带来更直观的感受,也更有意思。建筑本就是为人服务的,反过来有人在画面里也会让建筑“活”起来。总的原则是根据画面及气氛的需要,选取符合空间气质的元素。当想要单纯表现建筑空间、材质、细节等等的时候,还是会以建筑本身为主。

 

香港卑利街11号改造,香港EUREKA工作室
广州万科云城,张健蘅建筑事务所
装置作品“已知”,Crossboundaries工作室

行走 你如何处理气象和建筑的关系?

 

白羽 什么是拍建筑的好天气,还是要根据建筑的气质来定,阴晴雨雪各有合适的时候。如想表现材质光影效果,会选择晴天拍摄;阴雨天或雾天拍摄会给建筑蒙上一种神秘气氛,给观者带来另一种感受。

 

从某种角度来讲,建筑摄影师也是看天气和运气吃饭的行业。不过,做好充足的准备,好运也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已。这需要摄影师锻炼出对天气预判和捕捉最佳光线的能力:耶稣光、对面幕墙反射到空间内的转瞬即逝的反射光,清晨、傍晚的微妙光线变化等等……都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不确定性永远是拍摄中最有魅力的一部分。

 

广州黄埔仓,张健蘅建筑事务所

这应该是以往所有拍摄中最快的一个项目。整个拍摄用了不到两个小时。日出的一瞬间,城市刚刚苏醒,远处有油画般的色彩。远处背景是黄埔码头,近处公交车还没到发车时间。没有刻意去体现建筑,建筑自己恰当地融进了环境。恰当的时间,一切都刚刚好。如果选择一个晴朗的天气,相信建筑的外立面会更加硬朗,但同时其他的因素也都会被削弱。

 

山东NT私宅,局内设计

这个项目的拍摄跨度较长,分别记录了建筑在不同季节里的呈现,时间感给建筑赋予了不同的气质。

 

深圳浪骑酒店,筑博设计

低空云层的遮挡,刚好突出了400米长的建筑主体。遇到这种天气,更多就是运气成分了。

 

行走 你怎么看待客观表达建筑师的作品与摄影师的再创作?

 

白羽 这像一个命题作文,拍摄项目已经确定,作品需要与建筑师共同完成。当然前提是完成作品最基本的表达,然后才是基于现实的再创作。只要开始拍摄,任何一张照片都会有摄影师的主观想法在里面。通过摄影手法如光线、构图等从中提炼出想要的氛围,这是摄影师要完成的。至于拍摄过程中画面怎么做加减法,完全服务于直观感受。这一点每个人都不尽相同,可算作是摄影师的个人风格吧。

 

拍摄前通过对项目的必要了解,都会预先在心里构想出很多画面。尽量保持对作品的新鲜感,从旁观者的角度去体会空间场景,对拍摄会有极大帮助。到达现场后又会有新的直观感受,同时结合建筑师的最初设计想法,碰撞出来的那部分反而更有意思!甚至后期也应算作整个过程的一部分。摄影不应只是单纯的客观记录,我一直觉得摄影是输入感受、输出记忆的过程。

 

沙井古墟

行走 你认为好的建筑摄影作品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

 

白羽 一件建筑作品,并不是所有对其感兴趣的人都有机会到现场感受。这时候建筑摄影就起到媒介与讲故事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讲,有两点比较重要:第一,通过恰当的画面光影和构图传达出建筑师的设计理念;第二,表达出建筑的气质。

 

青骊民宿,间外设计/冯国安

第一次接触到青骊这个项目时,远远望去就被白色外观所吸引,建筑在周围杂乱的环境中显得尤为突出。个人比较喜欢这张在环境中的线条秩序感。

 

俩生活空间,香港递加设计

这是一个位于小巷尽头的小型室内展馆。设计师在建筑外立面上添加了平面的元素,门窗和“俩”形成有趣的呼应,加上墙上摇曳的光影,远远望去就有种想让人进去一探究竟的念头。

 

山东NT私宅,局内设计

这张照片第一感觉让人联想到北京的四合院,清晨的一场雪给这里蒙上一种说不出的神秘感。

 

行走 你最喜欢的摄影师是谁?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白羽 很喜欢德国艺术家安德烈·古斯基(Andreas Gursky)的作品。古斯基师从德国摄影大师贝歇夫妇,以高角度、大尺幅的景观建筑照片闻名。在他的作品中总能感受到超真实而又陌生的感觉。

 

安德烈·古斯基的作品 ©Andreas Gursky

 

“中国建筑摄影师”专栏接受自荐,自荐请发送邮件至:media@archiposition.com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版权归摄影师所有。

关键词:
中国建筑摄影师
人物
建筑摄影
白羽
1
参与评论
最新评论

156****5591

1年前

你好,这边有白羽老师的联系方式么?我司(城外建筑设计)有商业拍摄合作需求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